|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確診"多動症"後,中國Z世代把ADHD用作了流行社交標簽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已經工作三年的王寧逐漸感受到“壓力上湧”——她盯著電腦屏幕做報表的思緒越來越難以集中,站在打印機前,她會突然看到垃圾桶裡丟棄的文件,然後忘記自己本來要印刷哪一份材料。

今年3月前,她以為這只是壓力過大導致的精神恍惚,直到她有一天在小紅書上刷到一個博主在介紹“ADHD”這個名字——影片博主本人早已在海外醫院確診,但對於當時的王寧來說,這還是很新鮮的一種精神類疾病。


博主本人在影片裡表現得非常活躍可愛,在社交媒體上廣受好評,王寧在這個影片裡感受到了那個和自己朝夕相伴且常常給自己帶來困擾的思維模式,一切指向ADHD的臨床表現:思維跳躍,不連貫,難以集中,多個聲音搶奪大腦指揮權,多線程並線共行。

“看到毛絨地毯,想起小貓的毛發,於是想到了虐貓事件,然後我開始哭,”王寧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的生活就是這樣的,直到我開始刷到一些ADHD相關的帖子,我才知道我不是一個怪人。”

ADHD全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常見於青少年,年幼時即可通過醫療手段確診並加以矯正。任何心理障礙、疾病都是正常心理波動范圍外的極端狀態,對生活造成影響了才被稱為“極端”或障礙。




ADHD作為一種影響工作效率的心理障礙,在追求高效的中國社會裡本該被規避,但相反,中國Z世代年輕人熱衷於自我曝光為ADHD。

中國對精神類疾病科普的缺乏導致污名化現象嚴重,間接導致一些精神障礙的確診率並不高,ADHD也是其中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流行病學調查數據,ADHD的平均患病率在2.8%左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推算稱,中國至少有2520萬人被ADHD影響生活——但確診率低,知名度相對低,導致民眾普遍對這個精神障礙並不熟悉。


澳大利亞健康專業監管局(AHPRA)注冊心理學家楊欣在接受BBC中文采訪時指出,ADHD的特征是執行功能的障礙,這可能影響需要組織、優先排序、集中注意力、調節情緒、管理沖動(選擇最符合情境的行動而非隨機反應)以及記憶和處理大量信息的日常任務。

ADHD雖然是一個只會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邏輯的一種心理障礙,但在追求高效、高分數的中國社會,這幾乎是一個寫上簡歷就意味著失業的瑕疵。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今天的中國語境下,它出人意料地成為了Z世代之間流行的標簽,離開了病理化的闡述背景,成為躺平、摸魚、反對內卷、追求獨立個性自我的一個連鎖詞匯。

走紅的新名詞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2 秒